行銷科技的勢不可擋!整合運用六大領域才是王道


2019年底爆發的一場新冠肺炎,受到影響的不僅是人類的健康、生命,甚至是生存問題。它更迫使人們的消費型態改變,零接觸經濟已然成為一種新常態的必要模式。舉凡電子商務、宅配、電子支付(非接觸式支付),甚至遠距銷售、遠距服務解決等皆是零接觸的發展範疇(范晏儒,2021年7月5日)。消費者既是如此,那企業端呢?在現今的環境,要將自家品牌既快速又深刻的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要將產品更有效的銷售出去,亦或讓消費者的整體體驗流程更滿意,必然要從人的思維及數位科技兩端來努力。行銷權威大師科特勒也說到在疫情之後的時代,無論是企業或顧客都需要整備自我的「數位力」(張庭銉,2021年6月30日),這也再次說明科技帶給我們的新挑戰與新機會。


簡易來說,「行銷科技」我們可將其理解為運用科技技術導入行銷策略佈局中的工具,可以幫助執行行銷、達成行銷目標,亦可解釋為行銷科技是執行數位行銷時會運用到的科技工具。這源自於Marketing與Technology結合而成Martech單詞,是2011年HubSpot行銷軟體公司副總裁Scott Brinker所提出,Scott Brinker也因此被譽為Martech之父。其除提出數位科技一詞的概念外,更將這個工具結合解決方案分成了六大範疇,包含廣告與推廣、內容與體驗、社群關係、商業銷售、數據應用以及流程與管理(Ainotam, 2020):


廣告與推廣(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或稱為「廣告技術」,意即業主可運用此技術來簡化和優化推廣品牌的流程,其內容包含投放關鍵字、社群媒體、原生和內容等各種廣告形式。行銷相關行業較常使用Google、Facebook和Dable等工具來規劃廣告的投放時間、目標客群,以此提升廣告投放的成效。


內容與體驗(Content and Experience)

內容吸睛程度與使用者體驗流程兩大領域是行銷策略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決定了能否將顧客成功停留在你所曝光的內容中,也關乎內容能否成功傳遞品牌的價值。此領域包含互動式內容、社群貼文、數位資產管理(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DAM)、搜尋引擎優化(SEO)、UI和UX設計等,皆會影響整體行銷成效。


社群關係(Social and Relationships)

不論你是一家企業、你要舉辦一場活動、還是要發布一個產品,維持良好的公共關係是亙古不變必須鞏固的。此領域包含影響力行銷(influencers)、聊天機器人、社群經營、輿情監測(social listening)和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等,皆可以協助掌握顧客的組成以致規劃更合適的行銷素材。


商業銷售(Commerce and Sales)

自動化銷售系統、線上支付服務、鄰近行銷和IoT行銷(retail, proximity, & IoT marketing)和會員行銷管理等皆是此領域的範疇,透過科技行銷的技術追蹤、優化,既能提升銷售成效也能協助改善作業效率。


數據應用(Data)

在數位時代,隨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更緊密,所能收集到的數據相較過往也更多,所有的規劃必然要以數據為基礎,才能精準分析。此領域包含了商業/客戶情報和資料科學(business/customer intelligence & data science)和顧客資料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 CDP)等,故數據應用是數位行銷最重要的基礎。


流程與管理(Management)

面對千千萬萬種的行銷工具,根據不同需求對應各種的行銷策略,要妥善整合各項資源才能規劃完善的行銷活動,故此領域不僅包含人才管理、產品管理,更需要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


美國Gartner顧問公司針對2020-2021年CMO支出調查所統計的報告中,指出各大企業因新冠疫情的影響,行銷預算將從往年平均10%以上降至歷史最低點,僅佔總預算的6.4%(見:Gartner, 2020, p. 6)。但縱使如此,運用在行銷科技的預算比例仍持續上漲並超過總比例的四分之一(見:Gartner, 2020, p. 16),再次驗證數位科技已然是企業在佈局行銷策略時必須運用的工具(Gartner, 2020.08.17)。


時代的不同,科技的進步,使得人人都能成為一位行銷人。在經營自媒體、電商品牌,運用Google工具投放廣告時,若我們不像企業有足夠的資本以託相關公司做分析,我們又可以如何評估自己行銷策略的成效呢?首先,先來釐清三種常見的數位廣告投放方法及其衡量指標(Eden, 2019; Lin, 2017):


每次點擊付費(pay-per-click, PPC)

只有消費者「點擊」你投放的廣告內容時才會計費,而其衡量指標則稱作每次點擊成本(cost-per-click, CPC),每個消費者每點擊一次你所需支付給投放平台的費用。

CPC計算公式為:廣告總成本/點擊次數,若付500元下廣告,得到10個點擊,即表示每個點擊你就要花50元。


曝光量計費(pay-per-impression, PPM)

只要你的廣告出現在潛在消費者的畫面中,你就得付平台費用,通常以千次為單位做計算,而其衡量指標則稱為每千次曝光成本(cost per 1000 impression, CPM),也就是不管有沒有人點擊

只要曝光即計費。

CPM計算公式為:(廣告總成本/曝光次數)乘以1000,CPM的意義在於可比較不同媒體平台的投放效益,如Facebook和Instagram等。


行為計費(pay-per-acquisition, PPA)

只要消費者完成某一指定動作,你才須付廣告費用,而其衡量指標則稱為每次完成行動成本(cost-per-action, CPA)。通常是要讓消費者對品牌留下實際的印象、註冊會員等等。


了解三種廣告投放的方式之後,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轉換率的計算法來評估每次投放的成效(蕭閔云,2019年12月31日)。


點擊率(click through rate, CTR)公式為「(點擊次數/曝光次數)乘以100%」,可以用此衡量自己投放的時段、版位和內容等等是否成功吸引消費者。


廣告轉換率(Converted Rate, CVR)公式為「(轉換次數/點擊次數)乘以100%」,更實際的評估所投放的廣告是否成功帶來交易。


廣告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AD spending, ROAS)指的是一則廣告每花一元能賺到多少錢,計算公式為「營收/成本」乘以100%」,若ROAS越高也代表這檔廣告成效越好,但也容易因商品單價高得到膨脹的數字。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則是代表一則廣告的毛利,計算公式為:「(廣告帶來的收入-廣告總成本)/廣告總成本,後再乘以100%」,故ROI比ROAS更適合來比較不同的產品。


瞭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順暢的使用行銷科技工具,也能看得懂這些便利工具協助統整的洞察報告!


從上述的歐美國家報告,我們瞭解到行銷科技已是企業不能不去使用的工具,那臺灣呢?2021年初臺灣第一個由民間發起的企業數位力促進團體,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Asia-Pacific MarTech Transformation Alliance Association, AMT)終宣布成立(許夷雯,2021年1月21日)。此一產學合作的跨界平台誕生,望帶領臺灣企業順利數位轉型的同時,能更善加應用行銷科技等工具資源。其吹出的第二聲號角,便是在成立當日同步先進國家編訂方式,發表臺灣第一個行銷科技版圖(MarTech Landscape),為臺灣勾勒出一個更完整的工具地圖(見AMT協會,2022年3月)。透過企業和學界的努力,有更多的數據、圖表供大眾使用,能夠協助每個行銷人更妥善的運用行銷科技的工具。


各類別琳瑯滿目的行銷科技,究竟企業如何利用是最好的呢?想當然,這沒有標準答案。但企業確實是該審慎評估企業的類型及其消費者的屬性,才能將各項資源的效力最大化。


作者:游郁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參考資料: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網頁(2022年3月)。〈臺灣行銷科技版圖v3.0〉。https://www.amt.org.tw/#report

范晏儒(2021年07月05日)。〈零接觸經濟 將比疫情走得更遠〉,《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578323

張庭銉(2021年06月30日)。〈企業再也回不去了!行銷學大師科特勒:無論組織或顧客,後疫時代都要整備「數位力」〉,《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3664/technology-4-humanity

許夷雯(2021年1月21日)。〈AMT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正式成立〉,《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5193249

蕭閔云(2019年12月31日)。〈ROAS和ROI差在哪?白話10個數位行銷關鍵字,看報表不再沒頭緒〉,《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337/10-key-data-for-digital-marketing

Ainotam(2020年02月07日)。〈Martech 是什麼?五分鐘了解行銷科技〉。Ainotam。https://www.ainotam.com/what-is-martech/

Eden(2019年11月29日)。〈CPC, CPM, CTR是什麼?廣告術語總整理〉。Gogo Partners。https://blog.gogopartners.com/cpm-cpc-ctr

Gartner. (2020.08.17). The state of marketing budgets 2021: Insights from Gartner’s Annual CMO spend survey.https://emtemp.gcom.cloud/ngw/globalassets/en/marketing/documents/gartners_annual_cmo_spend_survey_2021_ebook.pdf

Lin, D.(2017年11月21日)。〈CPC、CPM是什麼?一次搞懂PPC廣告投放術語〉。TransBiz。https://transbiz.com.tw/ppc%e9%97%9c%e9%8d%b5%e5%ad%97%e5%bb%a3%e5%91%8a-cpc-cpm-cpa-%e5%bb%a3%e5%91%8a%e6%8a%95%e6%94%be/#comment-1696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以Dable為例看原生廣告的興起


你是否常常想好好看個文章,卻總被橫幅廣告擋住內容?是否在YouTube追劇看到重要精彩的劇情時,突然被廣告打擾而感到不耐煩?過去Fransen、Verlegh、Kirmani與Smit(2015)發現,多不勝數的網頁廣告會讓觀看者逐漸產生心理抗拒或反感,可想而知此種防禦與負面態度不利於企業的廣告。為了降低廣告帶來的反說服機制,一種新的廣告形式誕生-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


「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是周星馳電影中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台詞,想要不讓人發現時便喊這句話隱藏自己,完美融入背景中。原生廣告就是運用這樣的概念,只不過不是隱形,而是不會太過突兀。Campbell與Marks(2015)將原生廣告其定義為「出現在線上觀看內容中的行銷傳播」,是一種新型態的線上廣告型式,主要將是否要與廣告商接觸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並且廣告會盡量避免打擾到網頁使用者。簡而言之,原生廣告會自然融入在網頁中,觀看者不會感覺被廣告打擾,甚至會認為是補充訊息而增加點閱率。因此,原生廣告通常與網頁內文相關,常見的「延伸閱讀」便是其中一種。另一個特點是圖文並茂,根據不同媒體的形式,調整並適應網頁排版(Yu,2021年06月07日)。如圖一,在報導王力宏的新聞下方,便會在延伸閱讀內容的方格中出現一些推薦廣告,欄位右上方便有出現推薦廣告的公司名稱(見https://star.ettoday.net/news/2150106)。


圖一


過去不少研究證實原生廣告的特性有助於提高廣告投放效果。相信大家常有上網遇到橫幅廣告擋住內容的困擾,而原生廣告因為與內容高度相關且呼應,廣告效果更好(Kim, Youn, & Yoon, 2019)。顧宜錚、黃庭涓與高義芳(2018)同樣驗證,與網頁內容一致性越高,越能有效提升觀看者的廣告態度和點選意願。而只要觀看者的點選意願增加,便有助於擴大行銷的上層漏斗,帶來更多流量。


此外,邱于平與張淑楨(2019)發現,原生廣告一致性高可以增加觀看者的信賴感,也因此會認為原生廣告是客觀內容並產生好感。然而,當發現廣告品牌與網站性質差異太大時,人類會自動移開目光,所以如果要增加廣告觀看時間,廣告商需要避免激發此防護機制,注意自身產品與網站內容的適配性。如圖二,若在教學如何瘦身的網頁中放入甜品推薦,就不太合適(見https://reurl.cc/Kp613R)。同樣的例子還有圖一的王力宏新聞出現介紹家庭主婦的用品等。


圖二


可以看出,原生廣告將會幫助企業的廣告成效打了一劑強心針,打破因觀看者的防護機制而形成的困局。因此,不少廣告提供商開始主打原生廣告,目前在台灣的企業便有:Dable、Google和Popin等(Yu,2021年06月07日)。接下來主要介紹Dable,以更了解原生廣告的實際運用。


Dable是一家專門為企業進行數位行銷的韓國新創公司,透過AI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收集分析關鍵字後,將企業廣告投放在合適的網頁中,透過高度個人化的推薦,增加廣告點閱率(隋昱嬋,2021年10月21日)。前面提過,廣告商需要注意品牌是否與網站性質相符,而數據分析有助於快速讓廣告投放至適合的網頁中,發揮原生廣告的功效。


事實證明,客製化的內容推薦與原生廣告使Dable快速成長。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調查,Dable入圍「2021年亞太區高成長企業」前500強。2018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並且與Line、ETtoday、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媒體合作(隋昱嬋,2021年10月21日),其提供的原生廣告服務有效讓以上企業網頁的人均瀏覽量提升40%,Dable自身營收也有效成長。因此,Dable能夠獲得今天的成績,原生廣告功不可沒。


根據Dable成功案例分析〈從原生開始突破廣告成效低迷的嶄新應用〉(Dable, 2021, p.15)介紹,Dable的原生廣告可以即時上傳素材,進行觀看者鎖定與成效分析。鎖定功能包含:媒體鎖定、受眾鎖定、地區鎖定、內容鎖定和語言鎖定(見http://dable.io/tw/resources-tw/)。簡而言之,內容鎖定是找出喜歡觀看特定內容的觀看者,再加上機器學習與演算法,有效增加廣告活動的效果。如圖三,一家旅行社可以透過大數據演算分析,找到喜歡觀看旅遊vlog或旅遊攻略的受眾,在延伸閱讀中置入旅遊相關的原生廣告,避免廣告過於突兀且有效媒合到適合的目標群眾(見https://bunnyann.com/attractions/)。


圖三


過去Dable與多家企業合作,為其進行原生廣告的投放。以Soohyun為例(Dable, 2021, p.7),作為頂級的婚顧公司,其目標消費者是高消費能力的白領階級,由於傳統的媒體無法深入了解潛在客戶的需求,使其無法精準地推出適合的服務打中消費者。為了更了解受眾的想法,Dable設計一個網頁可以進行小測驗,例如:「從心理測驗看我未來配偶的長相與職業」、「適合我的理想型是…」等,透過有趣的方法讓觀看者不自覺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並且,使用媒體鎖定和文章關鍵字快速將廣告投放在適合的網頁,增加廣告成效。做測驗除了幫助展現客戶所希望的婚禮,也能幫助Soohyun調整自身產品,由於受眾多是嚮往結婚的群體,因此對婚顧方面的廣告不會太過排斥,甚至點選了解的機率更高。


又如韓國機油品牌Kixx,為了增加含有產品資訊的部落格瀏覽率,因此與Dable進行合作,鎖定對此類產品感興趣的目標群眾,再針對其可能瀏覽的網頁進行廣告投放,並加入吸引點閱的標題,例如:「只有你不知道的機油交換真相!」。結果顯示,原生廣告相較橫幅廣告有較高的點擊率(CTR)和較低的點擊成本(CPC),訪客量也有效提升(Dable, 2021, p. 8)。因此推論,未來或許網路廣告將會逐漸以原生廣告為主,而橫幅廣告的比例會慢慢減少。雖然有部分學者認為原生廣告這種自然不易發現的推銷方式屬於詐騙行為,但Sahni與Nair(2018)發現,消費者在看到原生廣告有標示為「廣告」時,仍然會選擇點選,推論因為原生廣告的型式不打擾觀看者,因此對廣告產生正面的態度。Dable台灣總經理林金漢也曾表示:「期望Dable可以透過數據分析準確推送個人化訊息,並以原生廣告的型式避免打擾觀看者上網,爭取讓廣告主、線上媒體與網路使用者都滿意」(ETtoday財經中心,2021年10月21日)。


作者:王嘉瑄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Dable(2021年02月)。〈從原生開始突破廣告成效低迷的嶄新應用從原生開始突破廣告成效低迷的嶄新應用〉,《Dable趨勢報告》。取自http://dable.io/tw/resources-tw/

ETtoday財經中心(2021年10月21日)。〈「Dable」登亞太地區前50強高成長企業 台灣市場瀏覽量創新高〉,《ETtoday財經雲》。取自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106687

E編Yahoo時尚美妝(2021年10月07日)。15個減肥瘦身好習慣!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無痛變瘦、精準甩肉不復胖。Yahoo時尚美妝。取自https://reurl.cc/Kp613R

KGS710522(2021年11月10日)。〈全台》台灣景點一日遊懶人包,國內旅遊、必玩景點,22縣市快速分類〉,《小兔小安*旅遊札記》。取自https://bunnyann.com/attractions/

Yu, D.(2021年06月07日)。〈原生廣告(Native Ad)是什麼?最不像廣告的廣告〉,《數位馬克町》。取自https://digimkt.com.tw/digital_marketing/%E5%8E%9F%E7%94%9F%E5%BB%A3%E5%91%8A/

邱于平、張淑楨(2019)。〈運用眼動儀探討數位原生廣告的廣告效果之研究初探〉,《電子商務研究》,17(3):225-246。

隋昱嬋(2021年10月21日)。〈Dable用AI猜讀者愛什麼?與JYP娛樂同列《金融時報》南韓高成長企業百強〉,《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5730/dable-ai-martech-ad

黃庠棻(2021年12月20日)。〈快訊/李靚蕾深夜5項反擊王力宏!心碎曝「長期遭精神虐待」:他有性成癮〉,《ETtoday星光雲》。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2150106

顧宜錚、黃庭涓、高義芳(2018)。〈似曾相識或視而不見? 再探原生廣告之廣告效果〉,《企業管理學報》,117:77-102。


英文部分

Campbell, C., & Marks, L. J. (2015). Good native advertising isn’t a secret. Business Horizons58(6), 599-606.

Fransen, M. L., Verlegh, P. W., Kirmani, A., & Smit, E. G. (2015). A typology of consumerstrategies for resisting advertising, and a review of mechanisms for countering th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34(1), 6-16

Kim, S., Youn, S., and Yoon, D. (2019). Consumers’ responses to native vs. banner advertising:moderation of persuasion knowledge on interaction effects of ad type and placement ty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38(2), 207-236.

Sahni, N. S., & Nair, H. (2018, March 30). Native advertising, sponsorship disclosure and consumer deception: Evidence from mobile search-ad experiment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http://dx.doi.org/10.2139/ssrn.2737035






探索行銷科技


行銷科技(marketing technology, Martech)為行銷(marketing)與科技(technology)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用於行銷的科技工具,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史考特.布林克(Scott Brinker)於2008年提出,並為這個新穎的名詞下了定義,將行銷科技用來泛指所有可以優化行銷工作、達成行銷目標的數位工具與方法(官佳霖,2021)。和傳統行銷方式不同,過去單向地利用平面廣告、報紙、雜誌露出曝光的方式,除了無法直接接觸到客戶,客戶的資料以及活動軌跡等數據也難以被記錄與量化。然而透過行銷科技,企業得以藉由Cookie技術追蹤客戶的數位足跡,再來做精準的顧客分析與行銷,以此建立與顧客之間的緊密連結(林克威,2020年3月11日)。


MarTech之父Scott Brinker也在2016年確立了MarTech的六大領域,分別為數據應用(data)、商務與銷售(commerce & sales)、內容與體驗 (content & experience)、管理(management)、社群與客戶關係(social & relationship)及廣告與促銷(advertising & promotion)。其實行銷科技離我們的生活一點也不遠,你是否曾經在網路四處瀏覽時,網頁旁邊跳出的廣告是幾分鐘前在另一個網拍平台放進購物車的一雙鞋子?這不是巧合,是企業透過Cookie紀錄技術蒐集了你的數位足跡,從你過去留下的數位足跡來獲得你的消費紀錄,甚至能夠判斷你的偏好,再進一步推薦你可能會有興趣的商品或優惠活動,以達到「再行銷」之目的。實際上,龍頭電商平台蝦皮(Shopee)便會根據消費者過往的購買或瀏覽紀錄,在「每日新發現」或「猜你喜歡」廣告中推薦目標商品,更精準的打中消費者需求(數位時代,2021)。


更生動的內容行銷:體驗行銷X科技

隨著MarTech技術發展愈發普及與成熟,行銷科技的「內容與體驗」也逐漸成為影響消費者喜好的關鍵。隨著2020年5G的大規模上路,品牌在數位行銷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從「圖文」走向「影音」,近年來許多應用也廣泛使用AR、VR、XR等技術,創造了虛實界線更模糊、卻也更生動有趣的數位內容。而其中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以下簡稱AR)透過裝置將虛擬資訊呈現於現實世界中,相較於VR彷彿讓使用者「完全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技術而言耗費成本較低,且能輕易在各種螢幕上進行大範圍的互動式溝通,如虛擬試妝、試衣。而VR則是更加沉浸式的體驗,雖然觸及人群遠不及AR,但卻能更精準、更深入地影響消費者(唐子晴,2019)。


連鎖速食店漢堡王(Burger King)與廣告公司 David São Paulo 合作,在巴西推出促銷活動「Burn That Ad」,手機用戶只要下載Burger King的AR 應用程式(application, App),並將手機鏡頭對準任何麥當勞的廣告,不論從戶外看板、街上傳單、店內的所有菜單,還是到網頁橫幅、粉絲團貼文,都可以透過擴增實境體驗「即時焚燒」的快感,燒完後,還能獲得附近Burger King分店的免費華堡兌換券。當用戶領到兌換券後,也必須使用App內的訂餐功能才能兌換免費華堡,因此,除了吸睛,漢堡王也藉此讓用戶學會使用App的功能,而這也讓在App上的訂單銷量成長了54.6%(Motive商業洞察,2019)。

(參見:https://www.motive.com.tw/%e4%ba%92%e6%87%9f%e5%86%a4%e5%ae%b6%e5%8f%88%e4%be%86%e4%ba%86%ef%bc%81%e6%bc%a2%e5%a0%a1%e7%8e%8bapp%e8%9e%8d%e5%85%a5ar%e7%a7%91%e6%8a%80%ef%bc%8c%e8%ae%93%e7%94%a8%e6%88%b6%e9%ab%94%e9%a9%97/


多力多滋(Doritoz)也與PS5合作,推出AR體驗遊戲《Doritos Quest》,用戶可以到當地的各個區域透過手機App蒐集PS5類似遊戲手把按鈕「○△□×」形狀的多力多滋,並放進虛擬的多力多滋包裝袋中,當集齊四個形狀的多力多滋後,可以立即獲得獎品,或是參加PS5的抽獎。這次的行銷活動獲得巨大迴響,總計超過19,000名玩家註冊,遠高於原先的預期人數,亦超過目標KPI近10%,最終使該行銷活動提前結束(Campaign Asia,2021)。

(參見:https://www.campaignasia.com/article/why-11-million-filipinos-went-hunting-for-virtual-doritos/470820)


AR也改變了疫情之下的購物體驗與行銷模式。例如:時尚品牌Burberry與Google合作並採用AR技術的數位化購物工具展示商品,只要利用Google搜尋關鍵詞「Burberry Black TB」、「Arthur Check Sneaker」,並且點擊「View in 3D」的按鈕,便會在螢幕畫面中出現該商品的虛擬物件,消費者能自由調整方向與角度,清楚看到商品360度的展示,使其不用出門到實體店面,也能在購買前看到完整的商品細節。不僅降低到百貨公司靠櫃的染疫風險,更能帶給消費者創新的購物體驗(宇萌數位科技,2020)。

(參見:https://www.arplanet.com.tw/trends/artrends/fashionarvr/)


在眼球經濟時代,相較於傳統內容行銷專注在文章或部落格經營這種較被動的方式,互動及體驗式的行銷更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品牌與消費者建立的不再只是商品供給和購物需求滿足的關係,更要以滿足精神層面以及情感層次的體驗,來建立感性的聯繫。AR等虛實整合的科技成為品牌行銷的絕佳助攻,近年來,不少品牌也利用科技串起虛實,並帶入遊戲化的元素,為行銷科技創造了新的面貌。


作者:曾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參考資料:

宇萌數位科技(2020年3月12日)。〈時尚品牌的行銷趨勢 結合AR/VR應用 增加消費者互動體驗〉,《宇萌數位科技》。取自https://www.arplanet.com.tw/trends/artrends/fashionarvr/

官佳霖(2021)。〈數據驅動企業轉型,行銷科技應用成功案例〉,《產業動態SNG》,44(3):113-120。

林克威(2020年3月11日)。〈Martech之下,翻轉行銷戰場〉,《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346/martech-marketing

唐子晴(2019年9月3日)。〈受夠每天都被萬則廣告轟炸?華麗XR體驗行銷拯救你的注意力〉,《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614/xr-marketing

商業洞察(2019年8月5日)。〈互懟冤家又來了!漢堡王APP融入AR科技,讓用戶體驗「焚燒」麥當勞快感!〉,《商業洞察》。取自https://www.motive.com.tw/%e4%ba%92%e6%87%9f%e5%86%a4%e5%ae%b       6%e5%8f%88%e4%be%86%e4%ba%86%ef%bc%81%e6%bc%a2%e5%a0%a1%e7%8e%8bapp%e8%9e%8d%e5%85%a5ar%e7%a7%91%e6%8a%80%ef%bc%8c%e8%ae%93%e7%94%a8%e6%88%b6%e9%ab%94%e9%a9%97/

數位時代(20210年4月28日)。〈電商MarTech新時代,蝦皮購物圍繞「人」打造品牌無縫體驗〉,《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2556/martech-asia

Campaign (2021, July 5).Why 11 million Filipinos went hunting for virtual Doritos. Campaign.https://www.campaignasia.com/article/why-11-million-filipinos-went-hunting-for-virtual-doritos/470820

PlayStation (2020, September 29). Competition: Win a PlayStation 5 with Doritos. PlayStation.  https://blog.playstation.com/2020/09/29/competition-win-a-playstation-5-with-doritos/

Brinker, S. (2016, March 21). Marketing technology landscape supergraphic (2016). Chiefmartech.https://chiefmartec.com/2016/03/marketing-technology-landscape-supergraphic-2016/

Brinker, S. (2020, April 22). Marketing technology landscape supergraphic (2020): martech 5000 — really 8,000, but who’s counting? Chiefmartechhttps://chiefmartec.com/2020/04/marketing-technology-landscape-2020-martech-5000/